當OpenAI宣布斥資65億美元收購“iPhone之父”Jony Ive的硬件公司io,全球科技產業的視線驟然轉向物理終端。幾乎在同一時間軸線上,中國20余家企業共同推動終端智能化分級標準落地,10余個AI終端的標準立項及起草也在同步推進。
這兩起看似獨立的事件,實則共同揭示了人工智能的演進方向——如何讓AI加速落地在用戶真實場景,從“會思考”邁向“能行動”,從“云端工具”變為“貼身存在”。
而在這場全球科技博弈中,中國企業正以開放包容的生態思維開辟獨特路徑,將技術共識轉化為切實可感的落地實踐。6月19日,在2025 MWC上海期間,榮耀CEO李健向世界發出共建開放的AI終端生態聯盟的倡議,表示期待與聯盟伙伴共同擁抱AI帶來的機遇與挑戰,共同迎接開放共生、眾木成林的AI新時代。
AI競爭新范式:從模型能力到落地能力
在通往通用人工智能(AGI)的征途上,OpenAI提出的五級路線圖已躍升為國際通用語言:L1是聊天機器人(15.790, -0.37, -2.29%);L2是推理者,即像人類一樣能夠解決問題的AI;L3是智能體,即不僅能思考,還可采取行動的AI系統;L4是創新者;L5是組織者。近日,OpenAI首席執行官奧爾特曼發文預測稱,AGI今年實現L3,明年有望實現L4。
在大模型技術持續迭代的背景下,“落地能力”成為AI領域的核心競爭焦點,但行業面臨著共同挑戰。正如李健所說,AI 要真正走進用戶生活,需突破“場景、信任、性能”三大閉環,解決從 “技術可用” 到 “用戶愿用、常用” 的關鍵問題。
如何打通閉環?當海外科技巨頭仍在各自為戰時,中國已展現出驚人的協同效率。2024年10月,榮耀聯合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及產業界伙伴發布全球首份《終端智能化分級研究報告》,推動中國智能終端領域全面進入“自動駕駛”時代,從而提升中國AI手機的整體競爭優勢。
為進一步完善AI標準化體系建設,今年5月,榮耀聯合20余家企業推動終端智能化分級標準落地,并聯合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等牽頭10余個AI終端的標準立項及起草,為AI終端技術產品應用普及和產業發展提供中國方案。
而在本屆MWC上海,李健呼吁基于GSMA平臺共建開放的AI終端生態聯盟,聯合AI模型企業、運營商、AI終端企業、互聯網企業形成緊密聯盟、優勢互補、開放合作,聯合進行技術創新、商業模式創新、標準定義與人才培養,共同引領行業變革,攻克 AI 落地難題。
業內人士談到,榮耀提出的“AI終端生態聯盟”呈現出前瞻性的金字塔架構——從理念共識到生態實踐,層層遞進構建落地閉環。其中金字塔的底座由“團結、開放、共創、共享”四大理念澆筑而成,這與西方科技巨頭的封閉生態形成本質分野。金字塔中間是“終端思維、AI思維、生態思維”的三層革新,成為生態運轉的 “認知引擎”。金字塔頂端則是具象化的生態協作網絡,直指AI三大落地梗阻的破解之道,以期讓AI更快走進生活。
當 “團結、開放、共創、共享” 的理念,通過 “終端思維、AI思維、生態思維” 的轉化,最終沉淀為AI終端生態聯盟的協作網絡,以榮耀為代表的中國AI產業集群,將于未來開辟一條“以生態融合破局、以全鏈協同制勝”的特色發展道路。這將是對技術落地應用場景的深度重構,更是在全球AI產業博弈中展現的“中國智慧的”系統性突圍。